最新公告:

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     

成功案例

孙子高考只差1分考上清华奶奶执意查卷卷上一句话让她瘫软在地

2025-06-18 12:29:44

  李桂芳早早就守在电脑前,颤抖的手指在键盘上反复确认着陈志远的准考证号。她已经在心里演练过无数遍这个时刻,甚至连庆祝的话都想好了。

  昨夜她几乎没有合眼,凌晨四点就起床了,先是去菜市场买了志远最爱吃的红烧肉食材,又专门跑到城东的老字号糕点店,排了两个小时的队买了状元糕。

  奶奶,您别紧张,我肯定能考上清华。志远在一旁安慰着她,但声音里也透着紧张。

  她回头看了看墙上贴满的奖状,眼中满是自豪。那些奖状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,密密麻麻贴了一整面墙。每一张奖状背后,都是她的心血和期待。

  什么压力?这叫期待!李桂芳不耐烦地摆手,我从志远三岁开始就说他要上清华,街坊邻居都知道!今天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!

  屏幕上终于跳出了成绩:语文128分,数学142分,外语136分,理综278分,

  李桂芳眨了眨眼,摘下老花镜又戴上,仔细看了一遍,然后猛地站起来,声音尖锐得像被踩了尾巴的猫:

  奶奶......志远的声音有些哽咽,他早就查过今年清华的录取分数线分?李桂芳指着屏幕,声音开始颤抖,今年清华录取线分?开什么玩笑!

  她突然转身冲向墙上的奖状,一张张指着:看看!看看这些!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!省数学竞赛第一名!市三好学生!这样的孩子会考684分?

  和王素梅闻声从厨房跑出来,看到成绩后也愣住了。做了十几年包工头,见过大风大浪,但此刻也说不出线分已经很高了,志远可以上北大,也是很好的学校......王素梅小心翼翼

  她突然冲到电脑前,疯狂地刷新页面,仿佛这样就能改变分数一样。鼠标被她按得咔咔响,屏幕上的数字却纹丝不动。

  她不吃不喝,就坐在电脑前一遍遍查分数,嘴里念叨着:不对,肯定不对......桌上的饭菜一碗碗端上来又端走,她看都不看一眼。王素梅心疼得直掉眼泪:妈,您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。

  身体?李桂芳冷笑,眼睛布满血丝,我活了70年,就为了看到志远上清华!现在你跟我说身体?

  她开始疯狂地查阅资料,了解复查成绩的流程。桌上堆满了从网上打印的各种文件,什么《高考成绩复查申请流程》《历年查分成功案例》,甚至还有《如何投诉高考阅卷不公》这样的内容。

  没问题?李桂芳猛地转头,眼中闪着疯狂的光,你懂什么?你就是个包工头!我教了40年语文,我看过几万篇作文,我还不知道志远的水平?

  没有可是!李桂芳打断他,志远从小就是写作天才!幼儿园的时候,老师就夸他想象力丰富!小学二年级的作文《我的梦想》在全市比赛中得了第一名!初中的时候,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!

  她越说越激动,站起来在客厅里来回踱步:高一的时候,他写的《青春无悔》被选进了校刊!高二的议论文《论坚持的力量》被语文老师推荐到市里参赛,又是一等奖!这样的孩子,语文怎么可能只考128分?

  当得知可以申请查卷时,李桂芳眼中迸发出希望的光芒,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。

  查卷!对!一定是阅卷老师弄错了!那些老师哪有我的水平?我一眼就能看出好文章!

  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理综四科,每科查卷费3000元,总共需要12000元。电话里的工作人员机械地重复着。

  12000......李桂芳喃喃自语,手中的话筒险些掉落。这相当于她三个月的退休金。

  她缓缓挂了电话,在沙发上坐了很久。客厅里很安静,只有挂钟的滴答声在响。志远从房间里出来,看到奶奶的样子,心疼得不行:奶奶,要不算了吧,我上北大也挺好的......

  算了?李桂芳猛地抬头,眼中重新燃起斗志,绝不能算了!你是我一手带大的,你的每一篇作文我都看过,你的水平我最清楚!

  她开始历数志远的光辉历史:三岁背唐诗三百首,五岁就能写日记,七岁的作文就有大人的水平!小学六年,作文从来没有低过90分!

  李桂芳愣了一下,然后冷笑:没钱?好!我自己想办法!她转身走向卧室,嘴里愤愤地说:你们都不相信志远,只有我相信!只有我知道他有多优秀!

  她先去了银行,排了半个小时的队,把自己的定期存款全部取出来——8000元。这是她攒了三年的钱,原本打算给志远上大学用的。李阿姨,您这是要干什么?一下子取这么多钱。银行的工作人员认识她,关心地问。

  拿着8000元现金,李桂芳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,但还差4000元。她站在银行门口,思考着还有什么办法。

  不够......她咬着牙,眼中闪过一丝疯狂,志远,奶奶一定要给你讨回公道宝马2系进口

  李桂芳回到家,直奔卧室,从床底下拖出一个陈旧的木箱子。这个箱子跟了她几十年,里面放的都是她的宝贝。

  打开后,里面是她珍藏了几十年的首饰:结婚时的金手镯、生儿子时买的金项链,还有一对传了三代的翡翠耳环,以及几枚古铜钱和一块老玉佩。

  李桂芳把首饰一股脑装进塑料袋,眼中闪着决绝的光,这些东西留着有什么用?还不如换成钱给你查卷!

  戴一辈子又怎么样?李桂芳打断他,比得过你的前途重要吗?你是我们家的希望!你是要上清华的人!她拿起那只金手镯,这是当年结婚时志远爷爷给她买的,足足有50克重。后来志远爷爷去世,这手镯就成了她最珍贵的念想。

  志远,你知道吗?这手镯你爷爷当年花了三个月的工资才买到。他说,要给我最好的。李桂芳的眼中含着泪,现在,我要把最好的给你。

  你给我让开!李桂芳推开孙子,拎着袋子就往外走,我就不信,我的孙子会输给那1分!

  大姐,这些都是好东西啊,您真的要卖?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,做这行二十多年了,见过太多这样的场面。

  卖!必须卖!李桂芳咬牙切齿,但眼中明显有不舍,我孙子要查高考分数,需要钱。

  老板拿起金手镯仔细看了看:这手镯成色不错,足金,大概50克,按今天的金价,能给3000。

  大姐,黄金是按重量算的,不是按年份。老板解释道。他又拿起金项链:这条链子也不错,35克,能给2000。

  这对翡翠耳环......老板仔细看了看,摇摇头,品质一般,最多500。这些古铜钱和玉佩,现在市场不好,一共给你500。

  总共6000?李桂芳心算了一下,加上银行取的8000,正好14000,够了!

  拿到钱的那一刻,李桂芳的手在颤抖。这些首饰承载着她半生的回忆,现在却为了1分而变成了冰冷的钞票。

  志远,奶奶这就去帮你申请查卷!她对着电话大声说,奶奶就不信,我们家的天才会被那些不懂行的老师埋没!

  申请查卷并不容易。李桂芳跑了三趟教育局,填了无数份表格,每次都被告知需要慎重考虑。

  第一次去,她就碰了一鼻子灰。同志,我要申请查卷。李桂芳把材料递给工作人员。

  李老师,查卷的成功率很低的,您要不要再想想?工作人员好心劝道,而且费用不低......

  不用想!李桂芳拍着桌子,我孙子从小就是优等生,作文比赛拿过省一等奖!他的语文不可能只考128分!

  李桂芳打断他,我教了40年语文,我还不知道好文章什么样?我孙子的作文,老师都说写得比大学生还好!

  工作人员被她的执着感动了,但还是劝道:李老师,即使查卷,也只是检查有没有漏改、错改,不会重新评分的......

  我知道!我就是要确认有没有弄错!李桂芳眼中闪着坚定的光,我相信我的孙子,他绝对不会只考这个分数!第三次去,李桂芳甚至把志远以前写的作文都带来了。

  这是我孙子高二时写的议论文《青春的力量》,您看看这个立意,这个结构,这个语言!她指着作文本,激动地说,老师当时给了满分,还在全班朗读!

  还有这篇《我的中国梦》,参加市里比赛得了一等奖!评委老师说,这孩子将来一定能成大事!

  她翻开另一本作文本:这是《感恩的心》,写他对家人的感激。您看这感情多真挚,这文笔多优美!这样的水平,高考作文怎么可能拿不到高分?

  工作人员看着这位执着的老人,最终被打动了:好吧,李老师,我帮您办理申请手续。但是您要明白......

  她的一个学生张明现在在教育系统工作,李桂芳厚着脸皮找到了他。小张,你还记得老师吗?李桂芳站在张明的办公室门口,有些忐忑。

  李桂芳看着这个曾经的学生,眼中有些湿润。张明当年在她班上时,作文就写得特别好,现在能在教育局工作,也算是她的骄傲。

  李桂芳激动地说,我就是想确认一下,查卷的时候能不能仔细一点?我真的觉得有问题!

  张明翻看着作文本,确实写得不错。他记得李老师当年对作文的要求很严格,能得到她夸奖的作文,水平确实很高。

  银行工作人员看着她转账的金额,忍不住问:李阿姨,这么多钱,您确定要转吗?确定!李桂芳毫不犹豫,这是给我孙子查高考分数的钱,值得!

  不是考得不好,是分数被算错了!李桂芳纠正道,我孙子从小就聪明,应该能上清华的,现在就差1分。肯定是老师弄错了什么!

  回到家里,看着空荡荡的首饰盒,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下来。这些首饰跟了她几十年,每一件都有着特殊的意义。

  妈,您这是何苦呢......王素梅心疼地说,志远已经很优秀了......

  你不懂!李桂芳擦干眼泪,眼中重新燃起斗志,志远是我们家的希望!他从小就聪明过人,我花了多少心思培养他?

  她开始历数自己为志远付出的一切:从幼儿园开始就上最好的学校,一年学费就要两万;小学时报了作文班、奥数班、英语班,每个月光补课费就要三千;初中时为了让他专心学习,我每天接送,风雨无阻......

  还有高中,为了让他住得舒服,我们专门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。为了给他补营养,每天都是鸡汤、鱼汤。这些年,我们为志远花了多少钱?

  你对不起什么?李桂芳猛地转向他,错的不是你!是那些阅卷老师!他们一定看错了什么!

  她每天都要给教育局打好几个电话询问进度,搞得工作人员都认识她的声音了。李老师,您昨天刚问过,查卷需要时间......

  那能不能快一点?我孙子马上就要填志愿了!晚上,她经常失眠,在客厅里踱来踱去,嘴里念叨着:一定有问题,一定有问题......

  有时候半夜醒来,她会偷偷去看志远的房间,看着孙子熟睡的脸庞,心中五味杂陈。

  家人看在眼里,心疼不已,但谁劝都没用。试图和她讲道理,反而被骂了一顿。

  没有可是!李桂芳打断他,我告诉你们,志远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!三岁就能背诗,五岁就会写文章,老师都说他是天才!妈,您别给孩子压力......王素梅小心地说。

  什么压力?这叫期待!李桂芳激动地说,我从他三岁开始就告诉所有人,我孙子要上清华!街坊邻居都知道!现在你们让我怎么跟他们交代?

  你们听听!这是志远小学三年级写的《我的梦想》:我想当一名科学家,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。虽然路很远,但我相信只要努力,梦想一定能实现......她念得声情并茂,三年级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,不是天才是什么?

  志远听着奶奶念自己小时候的作文,心情复杂。那些稚嫩的文字,在奶奶口中变成了天才的证明。

  奶奶,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......小时候怎么了?李桂芳反驳,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!你从小就有天赋,现在怎么可能没有?

  她又拿出一篇作文:这是你高二时写的议论文《论坚持的力量》,老师给了满分!你看这个开头:坚持是什么?坚持是夜空中最亮的星,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......多么有哲理!

  还有这个结尾:让我们都做一个坚持的人,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,永不放弃......这样的水平,高考作文怎么可能拿不到高分?

  电话那头的王老师很为难:李老师,高考阅卷很严格的,而且志远平时模拟考试语文也就130分左右......

  那是因为模拟考试不正规!李桂芳不依不饶,您说实话,志远的作文是不是年级最好的?

  听到这话,李桂芳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:您看!连老师都这么说!128分绝对不可能!

  她把这些证书按时间顺序排列,从幼儿园的小红花开始,到高中的各种奖状,满满一桌子。你们看看!她指着这些证书,从小到大,志远拿过多少奖?

  她拿起一张幼儿园的奖状:这是幼儿园大班时的故事大王奖,志远讲的《小红帽》把评委老师都逗笑了。

  她越说越激动:还有这个,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奖!这可是全国的比赛!志远是我们市唯一获奖的学生!

  志远看着这些证书,心情很复杂。这些荣誉确实是他努力的成果,但现在却成了奶奶执念的证据。

  什么过去了?李桂芳反驳,天才就是天才,不会因为时间改变!你从小就有写作天赋,现在怎么可能突然没有了?

  她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,甚至列了一个清单,要在查卷时向工作人员展示的所有证据。

  第一,志远从小的获奖证书,证明他的写作天赋;第二,他历年的作文本,证明他的写作水平在不断提高;第三,老师的评价,证明他在学校的表现......

  尊敬的各位老师,我是李桂芳,退休语文教师,从教40年......她对着镜子练习,我今天来,是为了我的孙子陈志远讨回公道......

  我不冷静!李桂芳的声音已经哽咽了,我花了12000块钱,卖了我所有的首饰,你们就给我这么个结果?

  不可能!李桂芳猛地站起来,拳头重重砸在桌上,我孙子从小作文就拿奖,怎么可能语文只考这点分!

  你给我闭嘴!老太太眼睛通红,指着儿子怒吼,都是你们不争气!要不是你们没本事,志远用得着这么拼命吗?

  684分?李桂芳冷笑,眼中闪着疯狂的光,我告诉你们,我教了40年语文!我看过的作文有几万篇!我孙子的水平我最清楚!

  我不管什么规定!李桂芳声音尖锐得刺耳,我就要看!我花了我全部的积蓄!卖了我所有的首饰!我有权利知道真相!看着眼前这个为了孙子几近疯狂的老人,工作人员最终妥协了:那您只能看,不能......

  她戴上老花镜,一页页仔细翻看。选择题、阅读理解、古诗文......都没什么问题。

  当她翻到作文页面时,目光变得更加专注。她逐字逐句地读着,脸上的表情从专注变成了困惑。

  这作文写得挺好啊......她喃喃自语,立意明确,结构清晰,语言也很优美......

  这...这是什么意思?她指着试卷,声音开始剧烈颤抖,志远...他...他写的这是什么?